清潔型熱回收搗固焦爐的煉焦車間
時間:2019-10-25 來源:http://www.aitmy.com
1.液壓搗固
液壓搗固機負責將焦爐煤塔送來的煉焦煤,在煤塔下面的搗固站上搗囤成符合煉焦生產要求的煤餅。
(1)閉合煤槽擋板。裝煤推焦車將托煤板送到煤塔下面,搗固機設置的兩側煤槽擋板用液壓缸驅動閉合成煤餅的有效寬度。煤餅焦側端煤槽擋板為固定擋板。煤餅機側端煤槽擋板當裝煤推焦車將托煤板推人搗固站平臺后,由托煤擋板作機側煤槽擋板。要保證煤槽擋板的穩(wěn)定性和煤槽容積尺寸的準確性。
(2)布煤。搗固機裝備的布煤漏斗接受煤塔漏嘴放下的精煤,布煤漏斗內存煤的量要和布煤的量相等。布煤漏斗內存煤量可以根據儲煤的容積確定,通過布煤漏斗內儲煤的高度來判斷。同時,可以根據設置在搗固機軌道上面的稱重裝置來確定布煤漏斗內儲煤量。布煤漏斗和液壓搗固機構一起行走到煤槽一端,然后按一定速度向煤槽另一端行走,同時布煤漏斗打開設置在布煤漏斗底部的閘門布煤。布煤漏斗邊行走邊將煤均勻地布入搗固機煤槽內,布煤漏斗為連續(xù)行走,同時兼有平煤功能。在煤槽內均勻地布滿煤,并且要保證煤槽內布煤的高度一樣。煤槽內布滿煤后,搗固機從煤槽的一端進行壓煤搗固,一層煤搗固完后,再進行第二層的布煤。一般情況下,一個煤餅布煤2~3次。
(3)搗固。液壓搗固機在第一層煤布滿以后,從煤槽一側向煤槽另一側進行液壓搗固。一次液壓搗固后,提升液壓板,搗固機移動到和液壓板相同寬度的位置,搗固機停止后,進行第二次液壓搗固。煤餅的高度為1m,搗固機搗固時行走為間歇操作,每次行走的距離為1m。液壓搗固的煤餅層數和布煤漏斗的布煤層數相同。最終搗固成煤餅的有效尺寸為13000mm×3400mm×1000mm,煤餅的水分含量為9%~10%,煤餅的干密度為1.05~1.10t/m3。從布煤漏斗接煤開始,到最后一次搗固,搗固操作一個循環(huán)的時間小于25min。
(4)松開煤槽擋板。一個炭化室的煤餅搗固完成后,液壓缸驅動開模機構將煤餅兩側的煤槽擋板松開,便于煤餅的移動。煤餅焦側端煤槽擋板為固定擋板。煤餅機側作為煤槽擋板的托煤擋板、托煤板及托煤板上的煤餅一起抽回到裝煤推焦車上。
2。裝煤
裝煤車從往搗固站平臺送托煤板開始,包括搗固的25min,到將煤餅裝入炭化室內關閉爐門,最長的操作一個循環(huán)時間小于40min
(1)機械送托煤板。將裝煤推焦車行走到搗固站前,進行對位。然后開啟送煤板電機,將托煤板送入搗固站平臺上。要確定托煤送出的長度和托煤板在搗固站平臺上的平穩(wěn)度。操作時間小于1min。
(2)機械抽回托煤板及煤餅。搗固機將托煤板上的煤餅搗固完成后,松開煤餅兩側的煤槽擋板。開啟托煤板電機將托煤板和煤餅一起抽回到裝煤推焦車上。松開煤餅兩側的煤槽擋板和抽回托煤板及煤餅操作時間小于3min。
(3)開爐門。裝煤推焦車裝有搗固好的煤餅,走行到需要裝煤的炭化室前,和焦爐炭化室中心線進行對位。開啟液壓控制的摘爐門機構,將爐門提高20mm左右,然后將爐門向焦爐外平移300mm左右,最后將爐門提高至距炭化室底高度1500mm左右。操作時間小于1. 5min。
(4)推焦。開啟推焦桿電機,將炭化室內成熟的焦炭推入位于焦側的接熄焦車上,推焦桿電機可變頻操作。一開始推焦時速度緩慢,正常推焦可以加快推焦速度。操作時間小于3min。
遇到突然停電時,利用設置在減速機上的手動裝置人工將推焦桿搖出。
(5)往炭化室送煤餅。開啟炭化室爐門后,裝煤推焦車和焦爐炭化室中心線以及接熄焦車進行二次對位。開啟托煤板電機,通過由電機一減速機一鏈輪一鏈條驅動將托煤板和煤餅一起送入炭化室內。托煤板端部到達炭化室焦側,煤餅應盡可能接觸焦爐炭化室底,鎖定托煤擋板。托煤擋板電限位不少于兩道,煤板運行應平穩(wěn),不得有顫動情況發(fā)生。開啟托煤板電機,抽回托煤板。操作時間小于1. 5min。如果煤餅機側端頭有塌餅現象,應將塌餅的煤清理到炭化室內。遇到突然停電時,應開啟裝煤推焦車上設置的柴油發(fā)電機將托煤板從炭化室內抽回。
(6)關閉爐門。裝煤推焦車完成裝煤餅后,再次和焦爐炭化室中心線進行對位。開啟液壓控制的摘爐門機構,將爐門下移1500mm左右,然后將爐門向焦爐內平移300mm左右,最后將爐門下移20mm左右,關閉密封爐門。操作時間小于1.5mln。
(7)走行。開啟走行電機,將裝煤推焦車走行到搗固站前,進行下一次循環(huán)操作。最長距離的走行時間小于3min。每一個周轉時間內,留有2h的檢修時間。這時可將裝煤推焦車行走到煤塔搗固站前面或者焦爐的爐端檢查維護。
3.接焦熄焦
從開啟含有干熄焦大砌塊的炭化室爐門開始,到接熄焦車熄完焦炭走行到下一個炭化室之前,最長的操作一個循環(huán)時間小于20min。
(1)開爐門。接熄焦車走行到需要出焦的炭化室前,和炭化室中心線進行對位。開啟液壓控制的摘爐門機構,將爐門提高20mm左右,然后將爐門向焦爐外平移300mm左右,最后將爐門提高至距炭化室底高度1500mm左右。操作時間小于1.5min。
(2)向含有干熄焦大砌塊的焦爐炭化室移動接焦槽。接熄焦車開啟爐門后,接熄焦車和炭化室中心線以及裝煤推焦車進行二次對位。開啟接焦槽的移動電機,接焦槽平移到炭化室爐頭前。接焦槽要和炭化室對位準確,并且和炭化室的爐頭基本接觸嚴密。操作時間小于0. 5min。
(3)移回接焦槽。接熄焦車接受從炭化室推出的紅焦,接焦結束后開啟接焦槽電機,將接焦槽移回至接熄焦車的中心位置。操作時間小于3. 5min。
(4)關閉含有干熄焦大砌塊的焦爐爐門。接熄焦車完成接焦后,再次和焦爐炭化室中心線進行對位。開啟液壓控制的摘爐門機構,將爐門下移1500mm左右,然后將爐門向焦爐內平移300mm左右。最后將爐門下移20mm左右,關閉密封爐門。操作時間小于1.5min。
(5)熄焦。接熄焦車載有從炭化室推出的紅焦,走行到熄焦塔下。熄焦水泵自動開啟,進行熄焦。熄焦水經過地溝流回熄焦沉淀池,沉淀粉焦后循環(huán)使用。沉淀池內的粉焦定期用粉焦抓斗抓出,放到粉焦脫水臺上脫水。熄焦泵房內有跑漏水時,開啟泥漿泵將水抽出送至熄焦沉淀池。熄焦塔頂部安裝有除塵擋板,定期開啟清水泵用清水清洗,清洗水流回熄焦沉淀池,可以作為熄焦補充水。操作時間小于6min。
(6)傾翻接焦槽。接熄焦車熄完焦炭后,將焦炭含有的水分靜止瀝水。然后接熄焦車向涼焦臺移動,開啟液壓系統(tǒng),傾翻接焦槽將焦炭倒入涼焦臺上。接熄焦車傾翻角度為35℃。接焦槽傾翻機構由液壓缸推動導向桿一曲柄桿系統(tǒng),曲柄的另一端鉸接在接焦槽底部,推動接焦槽繞其一側的支點向側邊傾翻。操作時間小于1. 5min。
(7)走行。將接熄焦車走行到下一個準備出焦的炭化室前,進行下一次循環(huán)操作。最長距離的走行時間小于3min。
4.集氣系統(tǒng)
集氣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上升管、機焦側集氣管、集氣總管。集氣系統(tǒng)的操作主要是各部位調節(jié)裝置的控制,以及集氣系統(tǒng)溫度的檢測管理。
(1)調節(jié)裝置。集氣系統(tǒng)每孔焦爐機焦側上升管、每組焦爐機焦側集氣管、總的集氣總管均設有手動和自動調節(jié)裝置。手動調節(jié)裝置時,在出焦時要基本關閉該炭化室機焦側上升管的調節(jié)裝置。在裝煤時完全打開該炭化室機焦側上升管的調節(jié)裝置。在煤餅一個結焦周期內,根據炭化室內的溫度控制,按一定開啟度開啟炭化室機焦側上升管的調節(jié)裝置。機焦側集氣管的調節(jié)裝置,按一定的開啟度調節(jié)整組焦爐的吸力。集氣總管的調節(jié)裝置,按一定開啟度調節(jié)全部焦爐爐組的吸力。
(2)溫度檢測。上升管、機焦側集氣管、集氣總管表面的溫度需要定期檢測。溫度超高時,說明該部位的內襯隔熱材料損壞或者脫落,要及時檢修。
5.加熱操作
焦爐的加熱操作的管理制度是按規(guī)定的裝煤量、裝煤水分、結焦時間等規(guī)定,調整焦爐加熱系統(tǒng)的各有關控制點的溫度、吸力,使焦爐各炭化室焦炭均勻成熟,使焦爐穩(wěn)定生產。
(1)焦爐各部位的溫度。焦爐各部位的溫度控制十分重要,它既要保證焦爐的正常生產,又要保證焦爐的使用壽命和安全。生產冶金焦時,焦餅中心溫度正常生產時為1000~1050℃。焦爐炭化室頂部空間的最高溫度不超過1400℃,正常操作溫度為1300~1350℃,裝煤時溫度不得低于650℃。焦爐四聯拱燃燒室最高溫度不得超過1350℃,正常操作溫度為1200~1250℃,最低溫度不低于600℃。機焦側集氣管的溫度最高不超過1200℃,正常操作溫度為1050~1100℃,最低不低于850℃。集氣總管的溫度最高不超過1150℃,正常操作溫度為1000~1050℃,最低不低于800℃。廢氣通過余熱鍋爐后的溫度正常生產時為180~200℃。
焦爐各部位的溫度控制通過調整焦爐各部位的吸力來實現。吸力的調整可以通過焦爐各部位的手動調節(jié)裝置的開啟度調節(jié)。焦爐自動調節(jié)時,通過自動調節(jié)裝置設定的開啟度調節(jié)。
(2)焦爐各部位吸力的控制。焦爐炭化室頂部空間的吸力正常操作時為20~30Pa,裝煤時吸力為30~40Pa,結焦后期的吸力為10~15Pa,推焦時的吸力為3~5Pa。焦爐四聯拱燃燒室最高吸力正常操作時為30~40Pa。機焦側集氣管的正常操作時吸力為40~50Pa,集氣總管正常操作時吸力為300~350Pa。
焦爐各部位的吸力的調整通過焦爐各部位的手動調節(jié)裝置的開啟度調節(jié)。焦爐自動調節(jié)時,通過自動調節(jié)裝置設定的開啟度調節(jié)。在余熱發(fā)電投產之前,或者余熱發(fā)電檢修時,整個焦爐生產系統(tǒng)的吸力由焦爐煙囪產生。余熱發(fā)電生產后,整個焦爐系統(tǒng)的吸力由安裝在余熱鍋爐和焦爐煙囪之間的引風機產生??刂聘邷貜U氣通過余熱鍋爐,通過開關安裝在旁通煙道和余熱鍋爐前后的煙道閘板來控制。
6.焦爐的特殊操作
焦爐的特殊操作主要是指延長結焦時間的悶爐操作和特殊情況時焦爐的冷爐操作。既要達到生產的要求,又不損壞焦爐和影響焦爐的使用壽命。無論是悶爐操作還是冷爐操作,都要做好周密的準備工作,制定詳細的操作計劃,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確保安全可靠。
(1)悶爐。悶爐操作在焦化生產中是經常遇到的特殊操作,在煉焦煤供應不足、焦炭運輸銷售困難、焦爐機械設備大修以及其他生產設施進行技術改造時均需要進行悶爐操作。悶爐操作采用的方法是將焦爐整個系統(tǒng)的吸力調低,減少進空氣量,降低煉焦溫度,來達到延長結焦時間的目的。悶爐操作可以使焦爐的結焦時間延長30%左右。
(2)冷爐。焦爐停止生產時,需要進行冷爐操作,將正常生產的高溫炭化室冷卻到常溫。冷爐操作的關鍵是要控制整個焦爐各部位緩慢降溫冷卻,以減少焦爐降溫時,因為耐火材料的收縮引起焦爐砌體產生裂紋。冷爐操作采用的方法是逐步延長結焦時間,最終將焦炭冷卻在炭化室內。冷爐的操作時間一般應大于20天。